有些教育话语,用熟了,时间长了,便以为是常识,细究下去,实为误识。比如,人们总说学生“以后要走向社会,走向生活”,好像眼下学生还站在社会之外,还没有开始生活。
其实,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,学习本身就是生活;学生在校,同样身处社会,学习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。不能把学校与社会隔离,不能认为学生没有“生活”。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,是教育工作者应当认同的常识。
01
生活即教育,学生从学校课程中接受的生活教育,和他在学校之外的生活,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;在生活中学习,在学习中生活,正是学生要接受的教育。
可是,在应试教育环境中,一所学校想要不违背教育常识,重视从生活中获取教育,一定会经受广泛的质疑和沉重的压力。
2020年夏天,一个意外的机缘,我参观了深圳玉龙学校。学校临时邀请我参加一个活动视频的录制:校长黄美芳要现场教学生做潮州菜“萝卜丝燉蛋饺”,请我客串嘉宾。所幸我能做点家常菜,不发怵,拍摄很顺利。后来知晓,这所学校,要求九年级学生毕业时能做6道以上的家常菜。
这所学校有相对完整的生活课程,培养基本生活技能和习惯:小学一年级要学会整理内务,学系鞋带、叠被子;中高年级可以学礼仪、茶艺、剪纸和烹饪、烘焙等;还要学人际交往,学会“与人相处”,等等,每个年级都有学习任务。
校长和老师们认为,这些生活内容,比“做题”重要,因为这是人的基本生活能力,学校有教学责任。换个角度,如学生没有基本生活能力,等同于没有学习能力;学会生存,学会与人相处,学会合作,享受生活,是文明社会的教育期待。
02
生活教育着重习惯培养,是为了防止学生出现“无能状态”,基础教育之所以要“五育”并举,正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,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比较全面的发展。
在这所学校,我看到了落实在课程表上的生活课,担任不同课目的老师介绍了他们编写的教材和教案;最让我感到宽慰的,是绝大多数家长支持学校的办学方针。
和以往相比,国内很多学校,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。到了应试教育形成风气时,这种“失能”状态在学生身上愈加明显。
十多年前,曾问学校宿舍管理员,新生报到时有没有不需要家长送的,他反问:“这怎么可能!”可是,上世纪八十年代,我多次看到学生扛着行李,乘公交车加步行,自己到校报到。
现在,每天早晨,校门口送学生的车经常造成交通堵塞,许多家长就是不肯在稍远的地方停下让孩子走几步路。大学老师则说,还有家长到校外租房,轮流来照顾大学生的,真不知道这些学生毕业后怎样“走向社会,走向生活”?
有家长说,家里冰箱和厨房有许多半成品,稍微热一下,就能解决三餐;可是上高二的孩子连泡面都泡不好,一定要妈妈回家,“除了考试,啥也不会”。生活能力即是学习能力,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,实际上就是“学习有困难”。
03
对江苏教育有了解的老师,很多都知道南京浦口区五里村行知学校的杨瑞清。杨瑞清从南京晓庄师范毕业后,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,在江浦县的五里村小学当老师,他在那里工作了40年。
我经常介绍他的教育观,认为他是真正实践生活教育的行家。他引导学生认识脚下的土地,了解土地上发生的事,带领学生了解劳动者,在生活中学习。
曾有教育界人士对我说杨瑞清的学生能劳动、自理能力强,农业知识知道得多,可是学科考试没什么优势,考不过县城的学生。
我觉得这样评价学校,很不专业。学科考试低一两分没什么不得了,但学生没有劳动观念,“有可能先饿死”,——我并不后悔当时这样说有什么唐突,我至今仍然持这样的观点。不是杨瑞清的学校教育有偏向,是现在的考试有问题,“考错了”。因为“考错了”,所以才有大面积的“教错了”。
应试教育鼓吹“不要输在起跑线上”,在社会和家长的侍应下,跑出了一大群没有生活能力的巨婴,低能“巨婴”的出现,不正是因为有一个“什么都不需要自己动手的学生时代"吗?
04
重视生活教育,也要防止一个误区,即不能把生活教育窄化为生存技能的学习,而更应当注意,生活本身就有教育的功能,人在生活中的摸索和积累,让他的经验和知识上升为生存能力和创造欲望。
在生活中,培育“学习”的能力,获取学习的趣味,提升生活品质。譬如烹饪,如果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,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技能,那可能不是生活的全部,在那样一个过程中有所发现,有所积累,有所创新,才成其为“教育”。在未来,很多劳动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的状态下,简单的生活技能学习,其教育价值或许会需要人们重新去认识。
引导学生在教育中认识生活的意义,在生活教育中感受人生价值,树立生命意识,最终目的,是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成为和谐的人,而不是一台考试机器。生活学习的意义远远不止于生存,我们希望学生学会的是“生活”,而不是“活着"。
来源 | 教育思想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