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点学教育 (qidianxue.cn)

温儒敏教授:如何学习新课标?

日期 2023-10-20 引用 https://www.youtike.com/article/618.html       

作者|温儒敏( 现为山东大学特聘人文社科一级教授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)

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《遵循课标精神,尊重教学实际,用好统编教材》。一个“遵循”,一个“尊重”,一个“用好”,三者彼此连带,是目前我们语文老师要面对、思考和探究的共同话题。

教师要有改革愿望与主动权,不是“被课改”

先说说心态。现在哪一行都累,都不容易。我们需要少点抱怨,多一份职业的良心,在各种困难的夹缝中尽可能把本职工作做好。


教师本来就是理想的职业,选择了这一行,总要面对挑战,为了学生,为了理想,也为了未来,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。我和大家一样,正在学习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,有很多理解不到位,或不理解的地方。也听到很多议论批评。这是正常的。


课标是政策性文件,要贯彻落地,先要有一个学习、讨论、领会的过程,容许有不同的声音。课标的制作过程有很多思想碰撞,并不完善,需要打磨的地方不少,有议论也是正常的,应当经过试验,结合一线教学实际,去不断完善,逐步推开。


我认为新课标是理想的,向上的,它在探索改革的出路,预示着下一步语文课改的趋向,能够给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学带来理论刺激,带来改进的动力。我相信新课标的贯彻,不会再是运动式的革命,应当是结合实际的稳步的改革。


和此前的语文课标相比,新版课标的理论性增强,新提法很多,学习新课标会碰到一些概念理解上的困难。诸如“核心素养”“素养型课程”“学习任务群”“整本书阅读”“跨学科学习”“主题引领”“真实的语用情境”“学习情境”“混合式语文学习”“语文实践活动主线”“课程主题与载体”“过程性评价”等等。


我们阅读时需要穿越概念的“丛林”,弄清楚哪些是核心的概念?其内涵是什么?提出的理由是什么?多种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?这些概念所蕴含的教学观念或者方法,对于语文教学现状的改善有哪些针对性?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是否有落实的可能?等等。


课标是全国语文教学要达到的基本标准,基本要求,至于怎么去实施,达到标准,教无定法,一线老师可以发挥各自的创造性。但是这一版新课标除了基本标准,还提出很多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,希望通过课标的实施,去实现课程改革。其功能增加了,内容庞杂,篇幅很大,比2011年版义教语文课标的篇幅多了几乎一倍。


我们怎么学习?


建议先把课标通读一遍,梳理其6个部分组成的思路,各部分的逻辑,找出贯彻全文的主要概念,然后化繁为简,厚的读成薄的,转化为我们能理解、好把握的几条基本的课改措施。之后,就要“对标”,找差距,确定改进教学的路向。但首先要自信,要有改革的愿望和主动性,不要“被改革”。能否调动广大老师改革的愿望与主动性,是课标能否落实的关键。


很多老师可能认为课标太理想化,与自己的教学差距太大了,实施课标的要求,等于完全否定现有的教学,推倒重来。这确实有点吓人。我能理解这样的担忧。


但这种说法对以前的语文教学几乎完全否定,并不符合事实,他们看不到多年来课改已有的进步,以为提出新观念新方法,就意味着颠覆过去,和现有的教学习惯一刀两断。


语文教学有很多可贵的经验。最近十多年的课改,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,不能完全否定。我也相信,课标所指出的改革,包括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改变,不会是也不应当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运动式的实施。


我们老师自己心中有数,对于过去和现有的语文教学状况,实事求是地分析,不要一笔抹杀,改革也是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去改。这一点很重要,教育的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比较起来,应当更加重视延续性,更加稳妥,要守正创新。“正”,就是传统语文教学和多年来课改的好的经验,所谓“创新”,贯彻新课标,必须尊重和承袭既有的好的经验,尊重教学实际,在这个基础上去“创新”。 


贯彻新课标,实施某些新的课改措施,要体贴一线老师普遍的愿望与苦衷,唤起他们改革的积极性,让他们有教学的主动权,而不是越改越失去教学的主动权,不是“被课改”。 


下面我想围绕新课标的学习,和大家谈谈如何做到遵循课标精神,尊重教学实际,用好统编教材。

新旧课标有衔接,基本“标准”没有变

新课标和前一版课标是衔接的,并非推倒重来,“标准”并没有变。


全国的中小学语文课,都必须达到课标这个“标准”。教学、考试乃至教材编写都必须按照“标准”。而在“标准”这方面,新课标并没有多少变化,基本上是顺着旧版课标的“标准”而来。


各个学段对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要求,新课标和旧课标是几乎一样的。


譬如,一二年级学会认1600个字,会写800字;三四年级会认2500字,会写1600字;初中会认3500字等都没有变。阅读能力标准,三四年级学会默读,每分钟不少于300字,初中默读每分钟不少于500字。写作的标准,小学低年级写话,中高年级习作,初中写作等。甚至连语法修辞知识的要点,写字的基本字表,常用字表,都没有变。古诗文背诵小学到初中共136篇,其中小学75篇,初中61篇,新版课标只是删去初中1篇,整个135篇,基本不变。


现在我们使用的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,是严格按照课标的“标准”来编写的。我们只要按照统编教材体系架构,分学年逐步推进,就能够达到课标所规定的课程目标。我们学习新课标,不能只是看“新变”的部分,更要看“不变”的标准。课标,一定要注意“标准”。

让语文教育的站位更高,立德树人,润物无声

关于“站位”,新课标提出了立德树人,站位高,视野开阔。课标的开头阐述课程性质,就提到“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”。


我们编义务教育语文和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时,就意识到要把立德树人和培养“三有”作为指导思想,也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过的“青年一代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,国家就有前途,民族就有希望”。这是很高的标准,又是很实际的要求。这些不是口号,是社会发展提出的严峻的要求,大家也都感到必须要这样做。


一个社会,教育必须有这样高的站位,取法乎上,得乎其中。如果教育的站位不高,失去理想,整个社会的精神必然坠落低下。


但是立德树人在语文课中不是贴标签,不是穿鞋戴帽,不是过分的教化,而是熏陶化育,四个字叫“润物无声”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有这个意识,语文课就真正能起到培根铸魂,启智增慧的作用。

“语文核心素养”纲举目张

再讲讲“语文核心素养”。以前的课标也提过“语文素养”,但没有“核心”两个字。语文素养可能很多,通常我们会想到这是指听、说、读、写能力,或者加上文化文学修养等等,仍然比较模糊。


新课标提出 “语文核心素养”,主要包括四方面,即是语言运用、思维能力、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。语文学科的定位这样就清晰了。可以说长期以来关于语文是什么,语文要教什么,学什么等等问题的争论,也大致可以终结了。“语文核心素养”的概念,在整个义教语文课标中纲举目张,引出很多理论生长点。 


“语文核心素养”包括四个方面,我想重点说说对“思维能力”的理解。新课标提到语文学习中的联想,分析,比较,归纳判断等认知能力,特别提出要重视直觉思维、形象思维、逻辑思维、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。


其中直觉思维、形象思维是以前我们比较少注意的。我们通常会要求学生发挥“想象力”,比如读一首诗,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。这里有联想,其实还有感悟,有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。这次新课标特别提到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,对于语文教学是有启示意义的。


对于小学初中学生来说,保护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、好奇心、求知欲,很重要的就是要注重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。课标还提到思维品质的提升,包括思维的深刻性、敏捷性、灵活性、批判性、独创性……这特性太多了,但实际上我们在教学中都会碰到的,要有这些方面的意识。 


我再举个例子,为何要不断训练写作?不只是为了学会写文章,更要紧的是通过写作来训练思维。新课标把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重要的部分,对改进语文教学是有重要启示的。因为长久以来,培养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弱项。


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,也是我们学习新课标要特别关注的一个提法。其中要求通过审美的体验、评价来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,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,还有品位等,这些都是很重要而以前我们未能充分重视的。   


当然更重要的是摆在第一位的“文化自信”。为什么特别强调?现代社会的发展,物质极大丰富,但也出现精神贫困的问题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,如何立国,如何凝聚和振奋国人的精神,都需要文化自信。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,还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,要批判抛弃那些腐朽的,不合现代社会的部分,挖掘优秀的成分,处理好创造性地转化跟创新地发展的关系。我们要强调文化自信,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,学习怎么分析看待文化现象。


在语文课程中,学生的思维的能力的提升,审美能力的提升,还有文化传承,文化理解,都是应该以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为基础的,我提出“以一带三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,是整体性的,具体到每个单元某一课的学习,可能会比较偏重其中某一两个方面,但没有必要一项项单列去完成。

“学习任务群”就是 “教学内容” 

在新课标中,“学习任务群”是一个宗旨性的概念,也是大家理解起来比较难,或者不知道如何去落实的一个新的教学观念。


“学习任务群”概念不是语文课标的独创。前些年一些教育学专家参照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向,重视素养的培育,提出了核心素养教学的理论。这次新课标的制定,各科都有其凝练的“核心素养”,并且提出以相应的“学习任务群”去呈现学习任务。这的确是重大的改革。


编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时,对于“学习任务群”就有很多争论。最后高中三年,课标规定了18个任务群。在单元设计也考虑到怎么去落实任务群,每个单元都承担有一两个任务群。


不过“学习任务群”如何落实到教学中,仍然需要实践试验。从高中统编教材使用的情况来看,还很难说“学习任务群”的教学已经成功落地。因为老师不适应,而高中要面临高考,没有那么多时间搞任务群教学。


新课标为什么要强调“学习任务群”,是想用这种方式把教学内容结构化呈现出来,这想法是很好的,但实际上很难的。以前是分学段列出识字写字、阅读、写作、口语、综合性学习等5方面的教学要求和标准。现在是先分出6个任务群,然后分别从6方面去分别列出4个学段的学习内容。比较起来,现在的形式很庞杂,这也是我们学习课标时感到困难的地方。 


比如第三学段“识字写字”,一共三个目标,同时也是三方面教学内容。“硬笔书写楷书,行款整齐,力求美观,有一定的速度。”这是“目标”,也是教学“内容”。新版课标的“课程目标”中同样有这一句话。但在“课程内容”中却没有写字方面的要求,只有独立识字、词语积累、讲普通话,写规范字等,显然是不完整的。


再举一例,关于议论文的阅读,前一版课标是这样表述的,“阅读简单的议论文,能区分观点与材料,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,并通过自己的思考,做出判断。”这既是“目标”,也是“内容”。新版课标在“目标”这一节也完全抄下旧版的这句话。但在“内容”这一节则在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”这一任务群下面列出了要阅读哲理性作品、科学探究文本、诗话文论和革命领袖的文章,而没有关于议论文的内容要求。


新课标把“课程目标”与“课程内容”分开来表述,学习时可以把两者合起来。这样,教学中也比较好处理。 


关于“课程内容”,还有一点也是比较不好掌握的,那就是层次太多,概念有些纠缠。第一层,是“主题”与“载体形式”,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“主题”。所谓“载体”就是教学中使用的各种作品类型。我理解这是为了突出政治导向,想给“课程内容”一个总纲。但是何谓“主题”?何谓“载体”?三种文化是否能概括整个义务教育的“课程内容”?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。


接下来,是“课程内容”第二层,即“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”。怎么去组织和呈现呢?就是用“学习任务群”。先把6个“学习任务群”分为基础型、发展型和拓展性三层,然后每一个“学习任务群”后面分4个学段罗列“学习内容”。这样表述的确层次较多,有点乱。


我们梳理一下:其逻辑是先提出“主题”与“载体”,是比较上位的,其实也包括了内容。接下来就是“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”。什么呈现方式?就是6个学习任务群。然后分别叙述6个任务群包含各个学段的“学习内容”。化繁为简,就是:“课程内容”是什么?是“学习任务群”。“学习任务群”又是什么?就是“学习内容”。


新课标为什么那么重视并凸显“学习任务群”这个概念呢?我理解是为了把语文教学内容结构化,所以要专门把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分开,专列一节,用“学习任务群”去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。所以,我们先要从学习内容,或者教学内容的角度去理解学习任务群。


有的学者认为过去的语文教学是缺少学习内容的,新课标最大的贡献是将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内容结构化,从此有了清晰的呈现。这样的说法不对,怎么能说以前没有学习内容呢?但新课标试图把课程内容结构化,以强化学习内容,这样设想是可以理解的,也是有益的,多少可以改变语文教学存在的碎片化、随意性、多重复的弊病。只可惜这种设想目前还未能得到更清晰且有学理性的表述。 

“学习任务群”又指新的教学方式 

课标提出的“学习任务群”,不只是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,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。这种模式可以理解为以学习任务来带动教学,即“任务驱动”。6个“学习任务群”下面分学段列出很多学习任务,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学习任务,组成教学的单元。


其实现在我们使用的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,小学高年级和初中,都是采用的单元教学结构,各个单元都可能承担着“学习任务群”的其中某一项两项任务。我们要做的工作,就是研究教材的各个单元主要承担或者接近“学习任务群”之中的哪些“任务”,然后以这种“任务”来引领教学。教材的单元导语有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学习要点的提示,另外每篇课文后面还有思考题,可以参照这些提示与思考题,集中转化为“学习任务”,也就是新课标所说的“典型任务”。


同时可以设计和“典型任务”相配合学习情景,即所谓语境,引发学生兴趣,让学生进入探究性学习的氛围,以此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。这种教学模式和现在我们熟悉而且通行的教学模式不同,不是一课一课地讲,不是文本为纲,它也不求知识的系统和完备,不是把训练作为纯技巧的练习,而是在“任务驱动”下,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之中带着一定的任务进行伙伴式的学习、探究式的学习,获得自己知识的建构。学生是主体,教师在这过程中起到设计、引领、总结、提升等作用。这样,可以减少灌输式的讲解,匀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自主学习,带着问题读书和讨论,拓展阅读面,解决读书少的问题。


学习和落实新课标,采用“学习任务群”的教学方式,看来也不是特别难,不是抛开教材重新去另搞一套,完全可以在使用现有教材,实施单元教学时,把“任务群”的教学方式融会进来。这样,我们的教学可能会有所改观。


不过,根据高中语文实施“学习任务群”的经验,我想提醒几点。现在的单元教学都是“群文教学”的设计,转化为“任务群”教学,也都是“群文教学”为主。但“群文教学”不能完全取代单篇课文的教学,“群文教学”还是要有一篇或两篇是重点,有些课还是要老师多讲一点,要精讲,先要学生明白,然后才能开展活动,也不要给老师规定比例,他只能讲多少。 


另外,“任务驱动”是“学习任务群”的教学方法,但不等于是唯一的方法,也不意味着全部教学一刀切,都要采取“任务驱动”方法。哪些单元或者哪些课文适合“任务驱动”,多一点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,或者多一些讨论,哪些单元哪些课还是老师的讲解为主,当然这种讲解也应当是启发式的,这个主动权应当交给老师。

“整本书阅读”不宜强调课程化 

“整本书阅读”其实不是一个新概念。古人读书就是整本书阅读的,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左传》,一一本地读下来,是真正的“整本书阅读”。


文选式学习有好处,涉及面广,但坏处是阅读量不够。而没有阅读量,语文能力无论如何是提升不了的。


高中语文课标率先提出“整本书阅读”,就因为现在的高中生基本上不去读完整的书,一切面对高考。中国人读书最多最好的时期是小学,到了初二以后就一路下滑。现在网络阅读兴起,但浅阅读、碎片化阅读多了,完整的深度的阅读少了。现在很多人很多时间都在看手机,心气浮躁,更是没有耐心做完整的阅读。“整本书阅读”正是针对这种阅读的状况而提出的,还可以“磨性子”。


现在义务教育课标也把“整本书阅读”写进去了,在教学实践中,许多老师也开始重视“整本书阅读”。这是语文课改的一个有力的举措。


如今小学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都很重视读书,扩大了读书量,注意教给学生读书的基本方法,培养读书兴趣,可以说抓住了语文教学的“牛鼻子”。


小学语文二年级开始有“快乐读书吧”,初中有“名著导读”,这些都是“整本书阅读”,都可以用起来,和课标的要求就接上了。“整本书阅读”已经纳入到教学体系中,也会有一定的课时用于“整本书阅读”。


我主张“整本书阅读”的功夫在课外,是课外阅读。课内只需要点拨一下,引发兴趣,提示一些方法,就可以了。“整本书阅读”千万不要太过“课程化”。


我发现教材指定的很多书目,孩子们都不感兴趣。一方面因为是经典,有时代的隔膜,学生不适应。另一方面,因为指定阅读的“规定动作”太多,太繁琐,又要写笔记,又要写心得,又要小组讨论,又要朗读,又要演出,谁会喜欢呢?兴趣是第一位的,有兴趣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去读,就有时间读。


所以“整本书阅读”教学的重点要激发兴趣,减少“规定动作”,容许学生自己选择教材书目之外的书来读,容许读闲书。我前些时候提出“整本书阅读”要降降温。


以上讲了课标的“标准”,站位,核心素养,学习任务群,以及整本书阅读等几个问题,重点是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问题。希望能把遵循课标精神,尊重教学实际,用好统编教材这三者结合起来。这是我学习义教语文课标的一些心得,有些理解可能不到位,只是作为个人的意见,提供参考,而并非权威解读。不对的地方,完全可以批评。

来源 | 人民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