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点学教育 (qidianxue.cn)

特级教师程翔与青年教师谈备课

日期 2022-12-02 引用 https://www.youtike.com/article/756.html       

“粉笔一支传道授业解惑,诗书半榻修身养性育人。”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把课上好,把学生教育好。但是要把课上好并非易事,需要下大力气,长期探索,还需要有好的悟性。我1982年参加工作,至今在中学语文三尺讲台耕耘了三十余年,回顾走过的路,有一些感悟,写出来告诉大家。

01

初登讲台时,我满怀激情,神情飞扬,一会儿示范朗读,一会儿挥笔板书,一会儿口若悬河。一堂课下来,自我感觉良好,觉得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。
 
1988年,我参加全省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,执教《荷塘月色》一文。为了教好此文,我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,可以说做到了“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。上课时,我引经据典,左右逢源,令学生和听课教师大为惊讶:好渊博!我自己也洋洋自得。事后,一位老教师悄悄问我:“引用了那么多材料,学生能消化吗?”我望着他,一时语塞。
 
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去请教一位老教师,问他:“成熟教师和不成熟教师的区别是什么?”老教师看看我,说:“不成熟教师备课时总想着自己如何讲得好,成熟教师备课时总想着学生如何学得好。”我微微一愣,若有所思。
 
反躬自省,我有一个特点,也是一个毛病,就是喜欢备课时皓首穷经,讲课时给人以满腹经纶的印象,这主要源自大学时受到的影响。读大学时,我最佩服的老师就是上课能够旁征博引、口若悬河的老师。这种风格影响了我近20年。所以,我的课表面上看似很唬人,其实是讲给听课教师的,至于学生究竟能否接受,是否受用,我考虑得并不深入。
 
后来我懂了: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;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教学,不在于全盘授予,而在于相机诱导。我逐渐明白,教师备课,一定是广博搜集、辨章学术、考镜源流,但前提是对症下药,否则就是炫示学问。    
10年后,我发生了很多变化,很少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了。我越来越懂得,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,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。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隐藏自己,把学生推到前台。现在,除非特别需要,一般情况下,我不再激情澎湃地讲课了,而是激励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。这个弯,我用了10年才转过来。回想起来,这实际上是个教学思想的问题,它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备课,进一步影响到教学效果,不是小事。备课体现教风,教风体现做人,我至今仍在路上。    
作为一名语文教师,我爱学生,爱语文教育事业,坚守三尺讲台,语文教学已成为我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备课这件事情上,我孜孜矻矻,上下求索。       

02

备课最直接涉及的必然是对文章的理解。起初,我将备课的重心放在对文章的深度解读上,课上喜欢把所谓的“深刻理解”讲给学生听,以显示自己的渊博。翻看我的教学设计,此例较多。听课教师常常反馈说:“深受启发。”我沾沾自喜。而一位老教师却悄悄对我说:“能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这样的理解才算本事。”我恍然大悟,醍醐灌顶。原来教学的真谛在这里!
 
回溯过往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作为教师的我忽略了学生,常常越俎代庖,混淆了教师和学生二者的边界。后来,我逐渐将备课的重心转移到教学设计上来,启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。在课堂上,我扮演好教师的角色,组织、启发、引导、点拨、激励、解惑,将听、说、读、写、思等课堂活动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。只要学生能做的,我不再越俎代庖。
 
意识到自己备课重心的问题,并能及时调整,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,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,这不仅考验教师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度,而且需要教学艺术的支撑。
 
谈到“教学艺术”,青年教师可能认为深不可测。其实,所谓“教学艺术”,就是教学技能。备课最终是为了进行课堂教学,因此,教学艺术显得尤为重要。教学艺术的关键在于从学生的问题出发,让课堂教学有合理的逻辑架构。这个逻辑架构最重要的一点是“逻辑起点”。
 
我刚参加工作时执教《荷塘月色》一文,采取全文范读的方式,这就属于不太合理的逻辑起点,而现在执教此文,课堂上先是学生自读、朗读。读后,我会问学生,喜欢这篇文章吗?印象深刻的句子是什么?有没有问题?如此等等。学生说“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”作为开头语显得很特殊,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开头?多好的问题!于是我以此为切入点,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之中。这种由学生的自读到自发提问进入文本的方式,相比教师直接范读进入文本的方式,逻辑起点更合理,课堂教学的逻辑架构也更合理。
再比如,教《关雎》,读了几遍之后,我问学生:“谁有问题?”一学生举手说:“诗中男子为什么从关雎突然想到‘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’?这中间有什么关系?”这是多么美妙的问题啊!于是,我启发学生积极发言,经过交流讨论,这个问题解决了。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讲什么深刻内容,只是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,通过实践去解决问题。    
或许有的青年教师要问了,我的学生不善于提问,怎么办?这就涉及教学艺术的另一个层面,即课堂教学的本质问题,这也对教师在备课时的思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课堂教学,一定要激发学生的思考,促使学生的学习行为真正发生。学生提不出问题,是因为没有进入文本内里。要想让学生进入文本内里,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,认识学生、了解学生,让学生深度参与,亲身体验,甚至出错,然后产生纠错的欲望,内化生成。课堂上,多读,反复读,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,当然,教师适时启发也很关键。
在这里,要谈一谈教师的理解与引导的问题。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上,理解是引导的前提,没有教师的理解,就没有恰当的引导。青年教师的欠缺往往不是在理解上,而是在引导上。
 
虽然课堂教学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主,但教师的讲解仍非常重要,当讲则讲。关键是,教师讲什么,什么时候讲。我初登讲台,常常把握不好这个度。学生需要的我不讲,学生懂了的,我大讲特讲,做了很多无用功。要准确把握哪些是学生不懂的内容,只有和学生交流方可知晓。
有一位学者说过,语文教师读的第一本书应该是《说文解字》,此话很有道理。我常想,语文教师的读书一定要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,一定要和自己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。一些基本的专业书籍必须读,反复读。否则,你就无法胜任教学工作,就只能看看“教参”,照本宣科

03

以上说了诸多备课需要关注的细枝末节,此外备课还要遵循一定的学理。教有学理的语文,是我从叶圣陶、朱自清等大师那里悟出来的道理。语文学科有没有相对严谨的科学体系?笔者以为,从语文独立设科以来,有识之士一直在苦苦探索它的科学架构,但至今仍未构建起合理的语文学科大厦。这是一项极其艰巨、复杂的工作。因为语文不全是静态的,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。但是,在语文课堂教学中,微观的学理是客观存在的,是相对固定的,必须遵循。  
学理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教育教学的学理,无论哪个学科都必须遵守的共同原则和规定;二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学理。这里重点说第二方面。
 
以文体为例,任何一篇文章,它都有自己的文体归属,教一篇文章,首先要认清其“体”。可以说,从文体入手,是解读课文的一把钥匙。教小说与教诗歌的规律不一样,教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规律又不一样。语文教师的任务在于把学生从非专业读者培养成专业读者,起码是个准专业读者,即掌握“学科核心素养”。
 
比如教学泰格特的小说《窗》,多数教师把它作为一般性的小说来处理,抓住人物、情节、环境——所谓的“三要素”展开教学,歌颂靠窗病人的高尚精神。这种教法固然有其道理,但没有抓住小说的本质特点。若问:“凭什么说《窗》是一篇小说,而不是一篇散文呢?”我查阅相关资料,找到了最初的散文《窗》,拿来与小说《窗》进行对比阅读。然后,我问学生,为什么说课文《窗》是小说呢?经过启发引导,学生掌握了一个基本知识,小说是虚构的。
 
在课文《窗》中,有一段内容是对不靠窗病人的心理描写。那么,不靠窗病人的心理活动,作者是怎么知道的呢?只能靠虚构。还有,小说中有几处内容不合常理,显然也是作者虚构所致。而散文《窗》则没有心理描写,也没有那些不合常理的内容。
 
可见,小说《窗》是在散文《窗》的基础上再加工虚构而成。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:作者为什么这样虚构呢?显然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关。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呢?这就要进入小说的深层意蕴了,即表现人性。通过交流,学生明白了,作者创作的意图重在表现人性。人对于自己的嫉妒心理若不加以控制,就会导致见死不救的严重后果。而嫉妒心理来自对名利的追求。在作者笔下,那些名和利就是一堵“光秃秃的墙”。可以说,小说《窗》显然比散文《窗》深刻,这就是关于小说的学理。   
备课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向前推进,教师也是这样一步一步成长的。笔者以为,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通过积累“课堂作品”来实现,“课堂作品”充分体现着专业价值。这种意识,是职业觉醒的表现,有了这种意识,就不会产生职业倦态。所以,青年教师遇到公开课的任务,也不必畏惧,要勇于承担,即便失败,也是一种收获。
 
一开始,备课有众人帮助,那不是“假课”;备课,从来离不开汲取他人的成果。时间久了,能独立备课了,能把公开课当作常态课了,你就成熟了。一个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提高自己,总有一天会成长为优秀的语文教师。 

来源 | 中国教育报好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