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个月前,一位入职一年的老师问我怎么记听课笔记?她觉得自己抓不到重点,只是把上课老师说的每句话记下来,看似密密麻麻很多字,其实没有收获。我简单分享了一点自己的经验,今天把它整理成文。
01 听出课堂板块
作为职初教师,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记录一堂课的几大板块。
一般来说,我们都是从头到尾把师生互动一股脑写下来,记录很详细,可是没有“建构”,但其实一堂好课,它会有清晰的板块关系。
首先,要想一想这几个板块之间的逻辑关系,活动一跟活动二还有活动三,为什么要这样设计?想一想执教者设计的思路。
其次,可以给每个版块卡一下时间,拉一个横轴坐标,看看哪个板块花的时间最多?想想为什么花时间最多?那一定就是重点。这个重点也就是这堂课要突破的,核心的难点也就出来了。这里拉的课堂“线”,从谈话到导入新课,再到第一个任务、第二个任务、第三个任务,最后小结。
另外,可以用几个关键词记录每个板块做了哪些事情,梳理出执教者设计这堂课的思路。
02 听出教学重难点
听课,要记老师问的核心问题,还要记一些学生的关健性回答,特别是老师着重进行了评价的那些回答,以及记录老师是怎么样评价的。这对于职初教师很重要。
记住了核心的问题和评价语之后,还要思考:执教者提出这些问题的前后关联是什么?为什么会这样提?这样提问到底是指向哪一个教学目标?学生的回答又是如何引导的?
圈一下或者写几个关键词,哪些是主问题,哪些是支架问题,以及怎样在评价当中去引入下一个环节。
03 听出课型特点
根据课型的不同,可以着重去记一些课堂设计。
比如表达课,让学生写了几次?第一次写是为什么?它的目标是什么?第二次写又是为什么?第三次写又是为什么?这几次写的关系是什么?然后自己也要思考,如果我来设计一堂表达课,如何去搭建它的支架和阶梯?
再比如阅读课,可以去记“读”的次数。第一次初读,再到细读、品读,每一次“读”肯定老师都有他的用意,在读的过程当中,他到底要干什么?
听课者要有这个意识:我要听什么,要记什么。
04 听出课堂把控
在我看来,课堂把控力是对职初教师最难的。这里包括课堂的对话感,也就是如何进行师生互动,如何进行课堂评价,如何抓住课堂进行有效生成。
我建议,可以一段时间集中记录课堂师生对话,分析其背后的作用,是激趣?是追问?是引导?
其次,听教师风格也很重要,比如这个老师的语言风格、教学姿态、课堂管理等。因为很多名师都是自成一派的,或幽默风趣,或端正大方,但无一例外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抓住课堂,抓住学生。把他们的行为举止记录下来,经典语录记录下来,先模仿,再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。
05 听出经验门道
为什么常常听课,却进步不多。我认为就是缺乏反思和总结,往往记了之后就扔在一边不管。
量表要达成质变,关键在于自己的总结归纳。
我建议可以把课分类总结,比如导入,有哪些比较好的方式?课前谈话,一般都会怎么去设计?板书,有哪些巧妙的方法?分门别类的进行归纳,自己就会形成资源库。
除了听“上课”,还要听“评课”,有执教老师自己来说课的,我们就认真听他的教材分析,目标设定,任务驱动等。有其他老师进行评课的,着重记录他是从哪个方面进行的评课,自己有没有关注到?如何组织语言进行评课?长此以往,会评课了,自然就是一个善于听课的老师了。
06 听出学生智慧
听课除了要听老师,也要听学生,因为学生才是检验老师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。
听学生,如果是常规课,可以直接坐在学生中间,看学生活动的完成度,由此来检验教师的教学是否落地?
听学生,还要听他们的课堂智慧,比如小组交流的高效,成果汇报的流程,语言表达的顺畅,课堂里的人文情怀等。
学生越是闪光,越是证明这个班级,这位老师,这堂课的成功。把它作为你的重点突击对象。
听课结束后,可以去请教老师的日常做法,可以去观察班级的日常管理等等,从学生表现倒推老师的教学智慧。
来源 | 荣老师的有光课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