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点学教育 (qidianxue.cn)

向名师课堂学什么,怎么学?不妨注重这4点

日期 2023-10-20 引用 https://www.youtike.com/article/438.html       
       名师之所以成名,大多是因为他们对教学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,拿出来的课又大多深思熟虑、精雕细刻,蕴含着更为丰富的教育意义。所以,观察、学习名师的课堂,对普通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有意义和价值的。    
       那么,向名师课堂学什么?怎么学?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明确名师课堂中可学习的内容
     
       笔者在推进观课议课中,建构了一个课堂教学研讨的联系图。
    
       在教学设计之前,教师有自己的教育假设,其内容包括对 “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更有意义” “学生最适合学习的内容是什么” “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是什么” 等问题的思考和预判,如 “说明文的阅读教学,应该以默读理解为主” “阅读教学重点在学习说明的对象和方法” 等。
    
       基于先在的教育假设,教师开始进行教学设计。比如,面对中低段说明文的教学材料,可设计这样的阅读教学:第一遍让学生出声读正确;第二遍让学生读流利;第三遍组织默读,理解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;第四遍,让学生自由读,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讨论。这样的设计过程将形成教学方案。
    
       准备好教学方案,教师走进教室,实施组织、引导、讲解和评价等教的行为。比如,对于默读理解,教师可提出要求:“默读课文第 2-8 自然段,思考以下两个问题:……准备好你的发现在全班交流。” 需要说明的是,在课堂上不能只是演教案,教师需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改变,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并行不悖。
    
       在教师上述清晰的教学指令(学习对象明确、学习任务明确、学习方法适合、检查方式明确)下,学生通过默读、思考、勾画、交流的学习行为,达成理解课文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的教学目标,取得预设效果。
    
       通过这样的过程分析,我们会意识到,在名师课堂上我们可以学习的对象不只是教的行为,还包括教学设计的思路和选择,以及背后的教学观念、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、对学生的研究和预设等
    
把学习角度确定在“以学论教”上
       
       笔者曾经观察一节小学数学课,到 35 分钟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题目:“我们找一个这一节课没举过手、没发过言的同学来做这道题。” 没想到,接连叫起两名同学都说 “我发过言的”,课堂有些尴尬。
    
       课后,我问授课老师怎么想到用这种方式,他说一些名师课就是这样教的。名师为什么会这样处理?大概是想展示自己是关心每一名学生的。但站在学生的角度,说不定学生会这样想:“承认没发言意味着我比较笨” “承认没举手意味着我学习不主动,班主任会批评我”。教学是要追求学生发展的,从这种意义上,观察名师教学也好,观察其他老师的教学也好,都要坚持以学论教。
    
       坚持以学论教,就是要以学生的参与状态、学生的学习过程、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等反观教的合理性及价值大小,选择真正促进和实现学生发展、能够带来学生愉悦和积极学习体验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学习。
 
在“依据”与“教学策略”间建立关联
       
       向名师课堂学习,不仅要观察行为,还要研究行为背后的观念、假设和思维,发现课堂背后的决策、理论、思维
    
       以一节小学 “热胀冷缩” 主题课为例。老师举起一瓶同学们很熟悉的橘汁水大声问:“同学们,你们看,这是什么?” 这里要学的是,开课之初,先要引起注意,帮学生收心。
    
       生答:“橘汁水。” 师问:“看到这瓶橘汁水,你们想要研究什么呀?” 这里可学的是,引起学生注意后,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,引出教学内容。
    
       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:“为什么橘汁水是甜的” “橘汁水为什么用玻璃瓶装” “橘汁水为什么是黄颜色的” 等。看学生老说不到点子上,老师左手拿着瓶子,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张开,在橘汁水瓶没有装满的位置一比划。学生马上会意:“老师,我们想研究橘汁水为什么没有装满。” 这里可学的是,教师需要对教学的进程和内容进行适度控制,老师这一比划完成了 “组织指引”。
    
       师说:“好啊,我们这一节就来研究橘汁水为什么没有装满。现在请大家想一想,除了橘汁水,我们还看见哪些东西没有装满过?” 生答:“酒” “醋” “煤油”。老师等学生例举出三种后问:“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?” 生答:“都是液体。”
       师说:“好的,我们就来研究它们为什么不装满?” 这里,我们可以学习的是 “建立联系” 的教学策略,它使学生意识到:橘汁水、醋、煤油等都是例子,液体是共同特征,例子背后的知识具有普遍意义,这里的教学表现出延展性,为学生理解类似问题打下基础。
    
       虽然每节课不可能使用同样的模式或话语,但是值得学习的是 “引起注意” “激发探究兴趣” “组织指引,揭示教学任务和目标” “建立联系,使学生明白知识学习的价值” 的教学路径和教学策略。学会名师课背后的这些依据、假设和策略,才能真正地为我所用。
    
在与名师对话中得“渔”
 
       名师课是 “鱼”,课背后的依据和理论是 “渔”。要更好地向名师学习,一定要听名师分享,争取和名师对话。对话时重点要放在两处:
    
       一要针对效果好的教学行为进行追问。比如:“您有过什么样的思考” “做过哪些准备”,从中了解这种行为的生成机理,找到达成某种效果的条件,为自己的课堂探索寻找可借鉴的方法或启发。
    
       二要针对自己不明白和存疑的部分提问。比如:“我注意到课堂上有这样的现象……请问您是怎样思考的?” 去讨教、去挖出背后的 “渔”。
来源 | 网络   转自 | 教研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