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点学教育 (qidianxue.cn)

【教师成长】 课堂五问

日期 2023-10-20 引用 https://www.youtike.com/article/421.html       

     课堂里包含着我们论及教育时所能想到的一切。如果我们用心打量一下课堂百态,可以毫不费神地找到一些司空见惯“虚假学习”的场景。不把那些虚假学习、浅表学习、逃离学习的根源铲除,课堂效率难以提高,深度学习很难真正发生。

 

一问:学生上课何以打瞌睡?

 

     只要上过学的,一定都有过上课打瞌睡的经历,那种感受真是难以名状。因为对上课打瞌睡这件事有过切肤之感,所以每每看到有学生在课堂上欲睡不能的煎熬状态,我就觉得学生特别可怜。

 

     有一天,上午第一节课去听一所学校的初三化学课,我选择教室后面一位男孩作为观察对象。刚开始这孩子还能跟在老师后面齐声回答问题,偶尔也在书上画画圈圈。大约十几分钟后,我发现他呆坐不动,尔后开始睡觉了。在这个男孩子的不远处,有一个女生整节课都在想睡又不敢睡的状态中痛苦地挣扎着。下课后,我从与那个男生的简短聊天中得知,上一天晚上他的作业一直做到了十一点半。

 

     我还观察到一个最离谱的场景:一个初三班级里,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明目张胆地趴在桌上睡觉。陪同的学校管理人员说,这些学生都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,老师也拿他们没办法,只要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就万事大吉。

 

     学生上课为什么打瞌睡?站在教师的角度,可以找到这样几个理由:一是学生基础太差,听老师讲课如同听天书,干脆睡觉算了。二是学生学习习惯不好,家庭作业拖拉,导致睡得太晚。总之上课睡觉,就是学习懈怠、不思进取、自暴自弃。

 

     那么在课堂上哪些情形学生不容易打瞌睡?以我的观察和分析,觉得不外乎这样几种情形:一是课堂上学生有明确的任务,且这些任务不只是听讲,而是要自己去探究、实践。如果那堂化学课是在化学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课,我敢肯定学生再累也不会打瞌睡。二是学生不断地参与到小组中去,或倾听同伴,或表达自己的观点时。我没见过哪个学生和同伴讨论问题时,会打瞌睡 。三是老师的讲解趣味横生、引人入胜之时。有的老师的声音就是最好的催眠,在他的课堂想不睡觉都难;而有的老师一开口,就能抓得住学生。

 

     学生上课打瞌睡,板子不能只打在学生身上,还应该从课堂组织方式上找根源。只要是教师以讲为主的课堂,难免学生会睡觉。为此,我们可以下这样一个武断的结论:是不是有学生上课打瞌睡,是衡量一节课是否为好课的重要标准。

 

二问:为什么年级越高,

学生越不愿意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?

 

     不少老师都认为启发式的课堂,就是不断地向学生提问,似乎问题问得越多、越刁钻,越能体现老师的高明。于是,语文课堂上的问题一般不会少于100问,最多达到300问;数学课的问题也是数十问,最多可达150问。据某权威机构调查发现,我国中小学课堂提问平均达到147问。

 

     可惜的是,一边是老师在拼命设计问题、发送问题,另一边是学生在逃避回答。当然在小学中低年级兴许还能看到小手林立的“喜人景象”,但年级越高主动举手回答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少,以至于在一些高中学校的课堂上,看不到一个学生举手发言。

 

     在初高中学校的课堂上,老师提出问题后,要么直接点名让“得意门生”发言,要么干脆自问自答,把他认为的答案告诉学生。老师之所以在课堂上要面向学生提问,目的并非一定为了启发学生深度思考,很多提问是为了让自己教的流程往前推进。提问只是一个环节转换的工具而已。

 

     有一次在一所高中的课堂里,我发现被老师点名发言的学生大概在10人左右。于是下课时我问校长:这个班能有几人考上本科?校长告诉我10个左右。原来,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师有质量的对话覆盖率,是其升学率的一个重要考量。

 

     为什么年级越高的学生越不愿意配合老师回答问题呢?一是害怕丢人的心理。学生觉得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还没来得及想清楚,或者不确定自己的答案是不是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,害怕答错了丢面子。二是看清了提问的本质。学生已经看透老师提问无非就是走过场的一个形式,不想再取悦老师了。

 

     会做题不一定真懂,会说出来是思维可视化、条理化的过程,也是深度学习的标志之一。好的课堂应该追求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、观点的机会,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师生单一对话模式,形成生生对话、组组对话、师生对话多维度的对话方式。同时,还要形成课堂容错氛围,鼓励学生大胆表达,消除害怕心理。

三问:小手林立、高潮迭起的课堂

就是好课堂吗?

 

     记得刚参加工作时,一些名师们用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:好课堂要小手林立,表明课堂气氛活跃,学生参与度高。我揣测,至今仍有一些老师在评价课堂时,仍然把这种虚假的繁荣作为好课的标准之一。

 

     老师们在课堂提问时,一般都有这样两种期待:一是希望所有学生都举手发言,有的老师还喜欢在课堂上制造一人提问集体回答的“繁荣景象”。二是希望学生的答案与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相似度高。如果答案稍有出入,老师会在重复学生发言时,巧妙地将学生的答案替换成标准答案。

 

     在课堂上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:问题一提出来,如果有学生举手,老师便立即让其发言。配合老师发言的学生,成了老师教学的“救命稻草”,这也是成绩好的学生会获得更多的课堂上与老师对话机会的原因。

 

     老师一提问,学生小手就都举起来,这说明所提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思维含量。不需要动脑子就能随口有答案的问题,可以称之为寓答式的问题。老师一提问,如果立即请有了答案的好学生发言,容易屏蔽其他学生的思维,久而久之让学生养成不需要思考,只要坐着等答案的习惯。

 

     何为好的问题或好的课堂提问?

 

     其一要少而精。一节课也就四十分钟,语文课能处理3-5个有质量的问题就不错了。问题满天飞的课一定不是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。

 

     其二要有挑战性。问题一提出来几乎没有人立马找到答案,而是要通过回到文本、对话同伴的过程,答案才能逐步清晰起来。

 

     其三要有坡度性。问题要体现由易到难的过程。如学习《鸟的天堂》的一文,提出“‘鸟的天堂’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什么”的问题,这是属于“理解”层面的基础性问题;提出“ 《鸟的天堂》这篇文章的主角是鸟还是榕树”的问题,就是“分析”层面的挑战性问题;提出“《鸟的天堂》这篇文章为什么会成为经典名篇”的问题,就是“评价”层面的挑战性问题。

 

     其四要有生本性。最高级的问题是来自学生的问题,这样最能体现“以学定教”的原则。我见过一位学习共同体的名师上过一节课: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把预习过程遇到的问题提出来,老师记了满满一黑板。然后老师将其中基础性的又觉得有必要学习的问题选出来,让学生自己再研究文本、或在小组内讨论;接着将学生提出的最有价值但又暂时没有答案的问题,列为整节课的讨论重点。整节课的主干部分,就是借着学生的好问题展开的挑战性学习的过程。

 

     后来这位老师说,其实他想提出的问题,已经被学生提出来了。好老师能够预测到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,好学生也是能提出直指学科本质的好问题。有些课堂学生不会提问题,是因为老师把学生提问题的欲望给钝化了。

 

四问:你教过了,学生就会了吗?

 

     在教师办公室里,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:某老师捧着一堆作业本走进来,身后跟着几个“冥顽不化”的学生。然后,老师把作业本往办公桌上一掼,对着几个孩子吼道:“我都讲过多少遍了,你们怎么还错?”脾气大点的老师接下来还有更难听的话。

 

     把学生出错的归因全部甩锅给学生,从来不想一想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不是有效,这是当下教师中仍然存在的一种现象。学生固然在天资上有明显的差别,有些聪明的孩子老师一讲就会,甚至老师不讲他也会。我甚至这样想:真正聪明的孩子,不一定是我们老师教出来的。

 

     在很多人的脑子里,“上课就是老师讲课,好的课就是老师讲得好的课”的观点根深蒂固。讲得好的课就一定是好课吗?这两年我用空闲时间听了不少樊登讲书。说实话,樊登讲书的水平算得上是盖帽儿的。可是我总觉得,听过的书记住的没多少。而自己拿起来读过,且经过圈圈画画过的书,留存下来的东西要比听书多得多。这是为什么?

 

     其实,学习金字塔早就揭开了这个秘密:听讲模式,信息留存率为5%;而教授给他人听或立即运用,信息留存率为90%。有人做过这样一项实验:选取两组学习水平差不多的学生,告诉其中一组,一星期后要考试,你们抓紧时间复习;告诉另一组,一星期后要给学弟学妹讲一讲这部分内容。一周后,全部参加测试,结果第二组成绩显著高于第一组。

 

     讲过了,只表明老师教的任务完成了,而学生学的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,因此学生屡屡出错也就不足为怪。因此,建议老师们,假如学生总是出错了,不妨先想一想:是自己教过了,还是让他们自己学过了?

 

五问:你让学生分组学习,

就是在合作学习了吗?

 

     随着课堂改革的推进,不少老师已经认识到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,不能只是“一讲到底”或者是“我来问你来答”,也在尝试着合作学习。特别是有“公开”性质的课,几乎少不了“让学生合作”的环节。然而,由于一些老师只是把“合作”作为装点门面的幌子,课堂上学生合坐在一起后,并没有出现比老师讲授更有效的状况。有人甚至怀疑,合作学习就是作秀。

 

     某位老师的语文课上,老师出示了这样的学习任务:快速浏览课文,找出文章每个段落的中心句,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?在小组中讨论一下。大约一分钟后(大约800多字的课文,一分钟是不是可以浏览下来?),老师提醒学生与同伴讨论。于是前排学生转身与后排学生组成四人小组像模像样开始交流。令人遗憾的是,小组内只有成绩相对好点的学生主动发声,其余的学生还是在听别人讲。当有学生举手示意时,老师立即叫停讨论,让有了答案学生开始进行师生对话了。

 

     如果只是看教学设计,这个环节设计得蛮好,体现了通过合作让学生合作探究的思想。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课堂现场,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种浅尝辄止的合作,形式大于了内容,学生并没有真正进入合作的状态,充其量只是分组学习一下。

 

     分组学习就是在合作吗?未必。美国学者约翰逊说,合作就是“在教学中采用小组的方式以使学生之间能协同努力,充分地发挥自身及其同伴的学习优势”。合作学习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:

 

     一是科学划分小组。小组相对固定,且分组科学,座位方式便于彼此形成倾听、对话关系。像有些班级里ABC三个学生并排坐却组成一个学习小组,A和C对话时方便吗?更有甚者,把班级里调皮孩子的座位放在讲台旁边,或是教室最后面的角落里,小组讨论时他们是“独学”的状态(其实是在独玩),差生就是这样被一步一步地“修炼”出来的。

 

     二是明确合作任务。有些课堂之所以合作不起来,是老师出示的任务要么交代不清,要么是任务过于简单不需要合作就能完成。好的任务设定在学生最近发展区,好的任务还有明确的完成标准、完成方式、时间限定等。合作学习专家郑杰说,自由讨论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。

 

     三是运用合作技能。没有经过合作技能的训练,学生即使合坐在一起,也不会有真正的合作。所以平时没有合作,到了公开课时想合作几乎很难。合作学习中常用的技能一般有如何倾听、如何表示感谢、如何赞美他人、如何反馈、如何提问、如何致歉、如何公开发表观点、如何说服他人、如何解决冲突、如何鼓励他人参与、如何给予他人指令、如何给他人提建议、如何给他人指导、如何有礼貌地打断别人讲话、如何向他人表示异议、如何与他人达成妥协等。

来源 | 静夜思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