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点学教育 (qidianxue.cn)

老师教育学生时经常遇到的15个难题,对策建议来了!

日期 2023-10-16 引用 https://www.youtike.com/article/363.html       

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?学生缺乏自信怎么办……这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值得借鉴和探讨哦!

一、学生的问题一时解答不出来应该怎么办?

1.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提问给予鼓励和支持,要注意保护他们的求知欲和主动思维的积极性;

2. 如属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,教师可发动并鼓励学生集思广益,讨论解决;如不属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,教师可委婉地告诉学生,课后再解答;

3. 如果确实解答不出来,一定要真诚地告诉学生,老师一时回答不上来,等课后查找有关资料,或请教一下别的教师,下节课再给学生解答。切忌有意避开问题,不予回答。

二、当学生沉溺于电视或网吧时应该怎么办?

1. 经常跟学生交流,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,目前的需要和兴趣,多与学生交流,引导学生处理好电视、网吧和学习的关系,讲清学生过多的迷恋电视和网吧的危害,提高学生的自控力;

2. 培养学生的兴趣,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,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,有意识、有选择地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;

3. 及时和家长联系,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工作,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电视节目,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好学习、娱乐时间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多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,让学生远离网吧,帮助学生培养高雅兴趣。

三、当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时应该怎么办?

1. 运用暗示法,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回归到课堂教学中,用目光注视溜号的学生,提示他注意听课。或者运用提问法,针对溜号的学生及时请他回答问题,牵动他的注意力回归。

也可以用动态管理法,教师在授课时,走近学生,对于溜号不注意听讲的学生,提示他注意听讲;

2. 事后教师为了避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发生,要注意运用目标牵动法,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,设立分层的教学目标,使学生的注意力有集中指向性;教学设计要科学、生动、有趣、直观,通过教学艺术,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使其精神不游离于课堂;

3.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,介绍培养注意力的方法。例如“五到听课法”,耳听、眼看、口说、手写、脑动,加强头脑处理信息能力、培养注意力,平时也要注意训练注意力的集中。

四、当学生总是不完成任务时应该怎么办?

1. 从教师的角度来解决,布置作业时,应考虑学习任务量要适中,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,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少,内容精,并且在布置学生任务时侧重于创造性,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,为他们发展自身的特长创造条件;

2. 开主题班会,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影响,如名人故事激励法、学习经验交流法,使学生明确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的目的,使学生在经验交流中互相学习,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;

3.  如果上述方法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效果不明显,教师可以进行私下了解,必要时也可以和家长取得联系,共同督促和监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。

五、当学生不独立完成作业时应该怎么办?

1. 要让学生坦露自我,让学生找到良好信任的感觉,和学生无拘无束交流和平等真诚的对话,找到问题的症结,对症下药;

2. 让教师的爱心与学生的特殊心情产生共鸣,用教师的宽容和理解使学生使明白“成功来自99%的勤奋加上1%的灵感”;

3. 对于那些缺少自立、自主意识的学生,既要紧跟疏导,要有韧劲,同时应通过科学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,在学习中寻求兴趣,在兴趣中成长进步。

六、当学生厌学时应该怎么办?

1.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,教师要和学生谈心,详细了解分析引发厌学的原因,采用耐心的引导法,因势利导、循循善诱、少贬多褒;

2. 与家长取得联系,了解家庭的多方面背景,和家长共同探讨制定措施,创设引导学生学习的良好家庭氛围;

3. 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,根据具体情况,采取积极的措施,利用学科的特点,施以积极的心理影响,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行为;

4. 通过学校和班级活动、举办心理讲座等,减少学生厌学情绪和行为,建立他们的自信心,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理想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;

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,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,转变学习态度,使他们在内心深处形成动力,发自肺腑地产生对学习的需要,标本兼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。

七、学生经常迟到、无故旷课应该怎么办?

1. 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,了解情况,如果学生确实有实际困难而迟到时,要及时帮助解决;

2. 电话家访法。与家长取得联系,如果学生逃学课时,跟家长商量好,配合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;

3. 耐心引导法。当见到学生时,用一种关怀的语气询问其原因。如果他说实话,应肯定他诚实的优点,并及时给他讲述,分析逃学、旷课的危害性,鼓励他改正错误;

4. 良知感召法。把学生旷课时间记录下来,可以利用课余时间,如课间、中中午放学、自习课或周末给他补课,把时间找回来。

八、学生故意扰乱课堂纪律或恶作剧应该怎么办?

1. 要冷静对待,用一片真心去拨动学生的心弦。教育学生要有大局观念,要自尊、自重,搅乱课堂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别人,害人又害已。还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克制,以免学生之间产生摩擦和冲突;

2. 转移注意。在教师自己或个别学生由于突然情况即将失态时,教师要反应敏捷,果断决策,及时转移学生的注意力,按情况采取冷处理的办法;

3. 随机发挥。教师利用突发事件中的某一点,或小中见大,或由此及彼,或顺藤摸瓜,引申出深刻的意义,深化教学内容,从而化解矛盾。

不应简单地停下讲课,严厉训斥一番了事,而应根据情况区别对待,或接话分析,用教学内容中的道理去说明,使之深化;或善意引导,晓以大义,以宽容的态度、渊博的学识、透彻的分析去征服学生的心。

九、当学生打架时应该怎么办?

1. 教师要及时制止学生打架行为,避免恶性伤害事故的发生,依法保护好学生;

2. 互相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,阐明可能造成严重伤害后果;

3. 教师要做好打架学生的调解和好工作,树立团结友爱的风气,消除隔阂。

十、当遇到屡教不改的学生时应该怎么办?

1. 应把对学生的信任、尊重、理解,贯穿于广义的教育活动中,不拘泥学生一时所犯的错误上,不因为学生说谎而不信任学生,不因为学生屡教不改而歧视学生,要给予更多关爱;

2. 要“蹲”下来,和学生平等交流,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,要通过理解去激励学生,撞击出学生自信的火花;

3. 要善解人意,靠学识来维持,靠个人魅力来升华,理解学生,也不失严格要求;平等待生,不失师者的风范;赏识学生,不失谆谆引导;

4. 要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,树立健康向上的班风,让学生来帮助这些同学,消除品德和学习等方面的不良习惯;

5. 要主动进行家访,与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。

十一、当学生顶撞教师时应该怎么办?

1. 要以民主、理解的态度和方式与学生接触,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,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。

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看待,以商量的口气与他们谈论事情,对个别存在问题的学生应进行个别谈心,不要公开宣布,也不要横加指责。要倾听学生的看法,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,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,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,赢得学生的信任;

2. 要学会自我克制。比如:自我暗示法,心里反复默念“不要发火,要冷静,要冷静……”;转移法,当感到怒气上来时,转移视线,分散自己的注意力;深呼吸法,发怒时,做深呼吸;肌肉紧张法,紧握拳头再松开,紧绷脚板等;

3. 告诉学生顶撞老师是不礼貌、不尊重人的行为,同样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,让学生知道,顶撞老师无助于解决问题。

十二、当学生性格孤僻、不合群时应该怎么办?

1. 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、学习环境。主动和家长联系,创造家庭和睦相处,关心学生,尊重学生的气氛,切忌随意训斥、打骂,要让学生在互敬互爱的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;

2. 应该让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,逐步学会怎么生活,怎么相处;

3. 应利用学生的“从众心理”,引导学生慢慢同化于集体之中。

十三、学生遇到困难、挫折、缺乏自信应该怎么办?

1. 要了解学生的性格、爱好、特长、家庭环境、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,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反应,及时发现问题;

2. 降温减压法。当学生受挫折时,教师用温暖入耳表示同情善言加以劝慰,让学生向教师吐露真言和事情的真相;

3. 审查目标法。帮助遭受挫折、缺乏自信的学生审查原目标是否符合实际,如果不符合实际或超越实际,就帮助其重新修改目标。家长会是帮助学生和家长重新审查目标的好机会,教师要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扬长避短,变挫折的压力为动力,树立自信心。

十四、对待缺少成功体验的学生应该怎么办?

1. 以鼓励为主,设定目标。目标的设定需要贴近实际、贴近学生自身,以便于目标的实现,同时对微小的进步进行表扬,即小目标,大表扬;

2. 创造适合他们的教育情境。结合他们的优点和特长而定,例如可以组织一些小型体育活动的比赛,一些他们所能达到的知识水平竞赛等,一次不成功,要多给几次机会。在课堂应多设置一些简单而有益的问题,鼓励引导他们回答,并给予适当肯定;

3. 挖掘闪光点,建立自信心。老师和同学一起帮助这些学生,找到自身的闪光点,从闪光点找突破。

十五、当学生有逆反心理时应该怎么办?

1. 平时多与学生接触,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,了解他们的性格、喜好,分析他们症结所在,因势利导;

2. 教师以身作则,以理服人,处处从严要求自己,做到表率,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;

3. 课堂上多些微笑。上课时多几句对学生鼓励的话语,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,学生各抒己见,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,调动学生的积极性;

4. 处理好师生关系。增强相互理解和信任,与学生平等对话,将心比心,用自己的爱心来换取学生的真心,用希望、激励等科学教育方法,激发学生上进,打开学生心灵大门;

5. 分析其家庭原因,增强教育的针对性。

文章来源:教师博览